【报道】暑期社会实践:后扶贫时代高校定点帮扶的长效机制探究

发布者:聂飒发布时间:2021-07-10浏览次数:388

    (通讯员 许升仪)202176日至79日,开云网页版在线登录-手机登入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先后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首义校区、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麦市镇红石村展开了以“后扶贫时代高校定点扶贫的长效机制探究”的主题调研活动。此次走访和调研,实践小组秉持着“求知、求实、求索”的态度,立足于我校定点帮扶湖北省红石村、云南省盐津县的发展现状,总结与整理当前帮扶模式取得的成果与不足,探索高校定点扶贫模式的长效机制,以期为各大高校定点帮扶提供有益的借鉴。

 1:精准扶贫援建经营部

76日上午,暑期实践小分队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的精准扶贫援建经营部(下称扶贫超市)对学生团队负责人进行了访谈。通过负责人的相关回答与观察超市内部的环境,我们详细了解到扶贫超市当前的经营模式及学校提供的帮助。此外,在与负责人的交流中得知,扶贫超市每年的收入会按一定的比例分给村集体,年末给村里老人送去200元现金红包等。而扶贫超市在学校里的店面是免收租金的,销售商品时也会尽最大力度给学生最优惠的价格,但目前超市面临着知名度不高、店面扩张的资金不足等问题,未来也会对接多种服务,不断改进线上商城以及公众号。

 2:小组成员与四食堂扶贫窗口工作人员合照

76日上午,小分队来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食堂对盐津县扶贫特色窗口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我们更深入了解到通过开设扶贫特色窗口给盐津县当地居民带来了一种新的就业机会,目前窗口刚刚成立不久,相信在未来知名度不断扩大之后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76日下午,暑期实践分队来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对承担干部培训的袁老师进行了沟通。经过袁老师的介绍,我们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定点帮扶模式有了新的认识。从2015年开始有驻村工作队到红石村实地进行帮扶,主要集中在教育帮扶、智力帮扶、产业帮扶、民生帮扶等四个方面。对于盐津县,我们学校提供培训及教育均衡,去年共完成了1837人的培训,超额完成国家要求的200个领导干部、200个技术人员目标以及学校制定的800个基层干部与800个基层骨干目标,2020年对盐津县的学生从零录取变为录取5个盐津县级的本科生,助力当地的教育发展。

3:小组成员采访村委会妇女主任

79日上午,在扶贫超市经理的帮助下,小组成员顺利来到通城县麦市镇红石村,通过联系当地扶贫工作队老师,我们与当地村委会主任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当地情况与我们网上调研到的情况还是有所区别,村委会主任表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帮扶对当地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2020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35户,492人全部完成脱贫任务,总体上当地基础设施与人居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当地教育情况依旧不容乐观,扶贫先扶智,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高校在智力帮扶上的优势,重点在教育方面给予扶持,帮助当地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现状,阻止返贫情况的发生。后来我们又相继采访了当地居民、养殖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当地发展情况,居民由于方言阻碍与外界沟通不便,即使有村委会工作人员帮忙翻译,我们与村民沟通仍然存在困难,有必要进行普通话的普及。而对于养殖场,他们表示有继续扩大规模的想法,但是缺乏资金,村里为数不多的几家养殖场均为农户自己经营,没有雇佣员工。红石村要取得发展,教育、产业、基础设施各方面需要全面改善,任重道远。

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子,除了做好理论学习,还应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乡村建设的一线上,为国家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通过实地调查红石村发展现状,将相关数据代入模型进行分析,希望构建一个更为稳定的长效扶贫机制,推动高校定点扶贫工作在后扶贫时代取得进一步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