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平等保护私人物权”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里程碑

发布者:康俊发布时间:2020-05-29浏览次数:357

朱巧玲,开云网页版在线登录-手机登入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及博士生导师组组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指委副主任。湖北省经济学学会理事,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策划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湖北省委宣讲团武汉市委宣讲团专家成员。

今年的两会,民法典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的话题。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立法任务。民法典草案共7编,1260条。这7编分别是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这部法典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历经六十六年的努力才编纂而成。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民法典草案的编纂过程是对上述理念的践行。网络财产、虚拟货币、游戏装备……这些过去界定不清的新兴事物,都被民法典草案列入遗产范围,只要合法都可继承;人格权编草案将AI换脸、声音等都纳入了人格权保护范围之内。民法典草案跨越了每一个人的生命全周期,胚胎”到“坟墓”,覆盖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尤其是物权编首次明确“平等保护私人物权”有助于强化保护公民财产权有助于改变私人物权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存在保护不足的情况让民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得到进一步加强。从物权法中的“保护”到民法典中的“平等保护”,看起来只是多了“平等”两个字,释放的信号是对“两个毫不动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坚持和完善。从此,“公共”之名侵犯私人物权不可行无疑是对现行物权法的延续和升级。可以预见,对主体的平等保护有利于形成良好、有序的市场竞争有利于使物权平等保护的原则从抽象走向具体。通过对私人物权的平等保护,巩固私人主体的物质利益,将对全国人民创造财富、爱护财富、积累财富的热情形成持续的激励,真可谓“有恒产者必有恒心”!

相信随着民法典的正式出台,平等保护私人物权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