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7-26浏览次数:2304

经济史学科创建于1953年。50年来,在张郁兰、谭佩玉、赵德馨、周秀鸾等老一辈学者的开拓与带领,以及苏少之、赵凌云、姚会元、杨家志、成协祥等中青年学者的承继与推动下,该学科始终坚持“沉淀论”与“跟随论”相统一的研究方法,重视发挥学校各学科和国内同类学科“集团作战”与横向合作等优势,不断拓展研究领域,挖掘研究深度,出版或发表了一批见解独到、影响深远的论著,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栋梁之才,是学校历史悠久、梯队完整、实力雄厚,在国内领先且享有较高国际声誉的优势学科。
  一、学科的创立和初步发展:
      1953—1979年
  (一)改革开放前,经济史学科的“大起大落”
  1.1953—1956年,经济史学科的兴起。
  经济史学科在新中国的兴起,主要有两个背景:一是前苏联所有高等财经院校都开设经济史课程;二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就强调财经院校学生应学习中国经济史,了解本国经济情况。受此影响,1953年8月,高等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高等学校的财经院系开设中国经济史课程。当时师资来源有二:一是原来各校经济史及经济思想史等相关学科的授课教师,二是教育部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办经济史专业的研究生班,培养师资。当时的学院院长马哲民教授对此非常重视,随即派出张郁兰、谭佩玉、赵德馨等3位青年老师到中国人民大学师从傅筑夫、尚钺等教授研习经济史。1956年学成回校时,该研究生班的周秀鸾老师也调入学校。作为3年学习的成果,张郁兰老师的硕士论文《中国近代银行业史》,周秀鸾老师的硕士论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中国民族工业》相继出版,赵德馨老师的硕士论文也被收入经济史论文集。这批学成归来的青年学者为学校经济史学科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5年,学校开始开设古代经济史课程。1956年学校成立经济史教研室,由有“飞机教授”之称的美国双料博士吴澄华教授担任教研室主任,吴其敬老师为教研室秘书。该教研室有4位教授、3位副教授、2位讲师、4位助教、1位专职经济史资料员,云集了秦佩珩、欧阳涤尘等著名经济史学者,是当时全国实力最强的经济史学学术阵营。开设了外国经济史、西方经济学说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等课程。编写了《中国古代经济史》教材及一本参考资料,赵德馨老师与周秀鸾老师合编了《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及3本相关的参考资料,1本教学大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
  2.1957反“右”后,经济史学科的衰落。
  1957年受反“右”运动的冲击,该教研室的12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其中谢权、周秀鸾、赵德馨等老师被下放劳动,吴其敬老师调到学校科研科,张郁兰、谭佩玉老师被安排到学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没有被划成“右派”的秦佩珩教授调到郑州大学,彭正浩副教授退休。这样,一个全国最强的学术梯队就垮掉了。
  3.1958年,经济史学科的再度兴起。
  1958年底前后,被下放劳动的3位老师重返学校,学校在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下设经济史教研组,该教研组由5位教师组成,即谢权、张郁兰、谭佩玉、周秀鸾、赵德馨,赵德馨老师任组长。1959年谢权老师调到暨南大学,潘汝瑶教授由政治经济学专业转入经济史专业(后调到中山大学)。1958年该教研组开始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56年)并编写了讲义,1960年,在学校开设了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课程(共十二讲,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两讲)。讲义被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引用。这是学校经济史学科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开端,在全国经济史学界开了先河。1958年周秀鸾教师重新开设了外国经济史课程。
  4.“文革”期间经济史学科的彻底衰落。
  1965年,赵德馨老师调到湖北省委工作,“文革”期间,周秀鸾老师调到湖北教育学院工作,谭佩玉老师调到华中师范学院工作,张郁兰老师病休。这样,经济史学科研究完全停顿。
(二)学科建设和学术成果
  1.中国近代经济史。
  1956年,经济史教研室决定以近代经济史作为切入点开展学科建设。主要理由及考虑是:经济史学科的建设与教学,必须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近代经济史与现实经济最为贴近,最有利于发挥经济史为现实服务的功能。
  当时的历史学界和经济史学界,都将“中国近代史”的下限和“中国现代史的上限”断在1919年。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亦然。对此,赵德馨教授于1956年提出,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应以社会经济形态为断限标志。近代史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为研究对象,现代史以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和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为研究对象。这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观点在《历史研究》上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并广为接受。按照这一历史分期观点,1956—1957年经济史教研室组织编写了《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下文简称《讲义》)。1958年,高等教育部在成都举行高校教材展览会。在与会参展的16本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中,学校赵德馨、周秀鸾、彭雨新编写的《讲义》以其观点鲜明、贴近现实和内容较系统全面而脱颖而出,被专家和领导议定为高等教育部向全国高校推荐使用的教材。会后,经张郁兰和赵德馨统编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由国家教育部门向全国高等学校推荐的中国经济史教材。50年来,赵德馨教授主编的《讲义》(1988年出版时更名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一直是国家教委/教育部推荐使用的教材。)
  《讲义》出版后,立即被国内一些高等学校的教师采用。1960年,日本的几所大学即用它作研究中国经济与中国历史的研究生教材,1972年译成日文出版(后来又重印)。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在60年代将其列入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文献目录。1969年,檀香山东西文化中心的一些学者将其后半部分译成英文出版。它是中国第一部被国外翻译的以“中国近代经济史”为名的教材和学术著作。日、美、前苏联等国的一些学者在论著中征引该书的观点与资料。上述情况表明,该书为国内外同行专家所认可,达到了20世纪50—70年代该领域国内国际最高水平,为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科的建设奠立了初步基础,标志着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科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标志着学校经济史学科建设开始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此后,赵德馨教授一直密切关注该学科的新进展,并于1961—1962年和1979—1980年对《讲义》进行过两次较大的修改,于1962年和1980年校内印行。这两次修改吸收了新的科研成果,加强了理论分析,同时,删去了大量引文,使篇幅由40多万字降至20多万字,简明扼要,颇受学生欢迎。它为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采用。
  周秀鸾老师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张郁兰老师对中国近代银行业史,赵德馨对太平天国经济专题的资料收集和专题研究也取得成效。
  2.中国古代经济史。
  秦佩珩教授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在明、清经济史的研究上颇有建树。1953年院系调整来到学校后,编写了《古代经济史》一书。
  赵德馨教授对古代经济史的研究重点是汉代经济史,目的是解决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分期问题。发表了《两汉的商品生产与商业》的长篇论文,对楚国货币的专题研究开始收集资料。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58年,基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已成为历史,进而成为经济史学研究对象的客观事实与敏锐判断,为了使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与现实更紧密地衔接,从而能更好地为现实服务,赵德馨、周秀鸾、张郁兰、谭佩玉分工协作,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和课程建设。经过两年的努力,他们于1960年写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讲义(1949—1956年)》,同年在本科生中讲授,把“中国近代经济史课程”改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和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这在全国高校中是第一次,学校经济史学科点是这门学科最早的探路人;它是经济史研究要跟随历史前进主张的进一步实践。这种研究思路大胆地打破了当代人不写、不讲当代史的传统和思维,为后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以及中国近代经济史和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贯通,起了先行作用。尽管此后20年由于历史的原因,该学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几乎中断,但当时的起步为改革开放后新中国经济史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学科的迅速发展和繁荣:
      1979年至今
  (一)学术队伍、教学科研组织与学位点、学科点的建设
  1.学术队伍的重新汇集、培养与合理梯队的形成。
  改革开放后,学校经济史学科重新崛起。1979年、1980年谭佩玉老师、周秀鸾老师、赵德馨老师相继回到学校,重新组织队伍,恢复了经济史教研室。1979年,谭佩玉老师任教研室副主任,1982年以后,赵德馨老师任教研室主任。该教研室由20位老师组成,开设了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外国近现代经济史、世界经济、经济学说史、西方经济学等课程,但是该教研室真正研究经济史的老师很少,无法担任全校经济史课程的繁重教学任务。后来,由于苏少之、赵凌云等经济史专业硕士毕业生的相继加入,以及姚会元、成协祥等经济史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引入,经济史学科研究的队伍大为充实。经济史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在经济史学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教学组织的演变与学位点的形成。
  1982赵德馨为教研室主任,成协祥为副主任。1984年,姚会元为副主任。1986年,成立中国经济史研究所,赵德馨为所长,姚会元为副所长。2001年苏少之为所长,姚会元为副所长。
1984年开始招收经济史专业硕士研究生,设有中国近代经济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两个研究方向。1998年经济史学科点成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同年,被授予经济史学科博士授予权,199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现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和中国近代经济史两个研究方向。
  3.社会兼职。
  赵德馨、苏少之、赵凌云、姚会元、成协祥为全国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其中,赵德馨为中国现代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
湖北省中国经济史学会2003年7月之前长期挂靠学校中国经济史研究所。现赵德馨为顾问;姚会元为副会长;苏少之为副会长;赵凌云为常务理事;向新为为理事兼副秘书长。
  (二)学科方向及主要学术贡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是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得到发展的新兴的经济史学科,也是该学科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重点。1983年,学校党委研究决定,集中全校力量,在全校范围内建立由赵德馨教授负责,跨系、跨专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题组,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作为全校的重点课题。课题组成立之初,成员仅有10人,1988年扩大到46人,到1999年,先后参加者达52人。这种横向联合体,充分利用了学校经济学科门类齐全、有多种专门经济史教师的资源优势,加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建设的进程,保证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全面性。经过20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如下丰硕成果:
(1)《新中国经济文献索引1949—1982》,110万字。
(2)五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1949—1966)》(第一、二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1967—1984)》(第三、四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1985—1991》(第五卷),共计190万字。
(3)发表了一批专题论文。
(4)五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66)》(第一、二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67—1984)》(第三、四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85—1991)》(第五卷),共计187万字。
(5)《毛泽东的经济思想》,34万字。
(6)《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纲要1949—1984》,26万字。这是一本本科生教材。至今已印了4次。武汉大学等学校一直在使用它。
  这些成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在上述成果中,五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是其中主要的一项。它的1—4卷于1989年出版后,经济学和历史学专家认为它实事求是地、比较全面和比较详尽地总结了建国以后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有开拓性和奠基性。该书出版后,1990—1991年获财政部系统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荣誉奖(高于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6项奖励,1992年获第二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全国优秀奖(高于国家教委一等奖)。美、德、日、俄等国一些著名的大学图书馆和研究中国经济与历史的学者均收藏了这套著作。  
  在研究工作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该学科点于1985年开始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方向的研究生。1999年开始招收该培养方向的经济史专业博士生。经过多年的培养,该专业毕业留校的硕士生、博士生已逐步成长为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老教师退休以后,仍保留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学术梯队。
一部多卷本著作的出版、一门同名课程的开设以及同名专业研究生的招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这门学科的正式诞生。
  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经济史学科点形成了以赵德馨教授为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以苏少之教授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赵凌云教授为代表的“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史与中国过渡经济学”,以姚会元教授为代表的中国近代金融史研究等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承接了相关课题,取得了有全国影响的成果,深化了对新中国经济史的研究。
  上述成果的取得,使该学科成为全国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两个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另一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并在全国高校的同类研究领域中处于最前列。
2002年底,该学科召开了以赵德馨教授为主编、赵凌云、苏少之为分卷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六卷(1992—200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第六卷(1992—2000年)》编撰会,正式启动第六卷的编写工作。
  2.中国近代经济史。
  中国近代经济史是学校经济史学科的传统优势学科。改革开放后其建设继续加强。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工作,是推翻1958年《讲义》中所确立的体系框架,重新编写了一部克服“左”的思潮、紧贴时代、以现代化为主线的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这项由赵德馨教授主持,历时6年(1982—1987年)的建设工作,其成果为198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该书被国家教委列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推荐教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同行专家认为它是最为系统、最为全面、最好的一部教材,达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前期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的新高度。199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优秀教材一等奖(参评的中国经济史教材中的惟一一等奖)。它被许多高等学校采用。至1996年已重印了4次。
在1996年教育部“经济学、法学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招标活动中,该学科的“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学改革方案”中标。这项改革方案包括两个部分内容:改革思路的报告,及据此思路写成的教材。1997年,教育部又将后者列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九五”教材建设计划中的国家级重点教材。经过5年的努力,这部包括中国近代经济史和中国现代经济史两个部分的教材已于2002年完稿,通过了专家评审与教育部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审订,即将出版。
  3.中国古代经济史。
  为贯通中国古代经济史与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该学科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建设。1985年后的主要成果包括:
(1)由赵德馨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李运元教授主编的《中国古近代经济史论著目录索引》(120万字)。
(2)由赵德馨教授主编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词典》(126万字,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年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国经济史词典(至今仍是惟一的一部)。它的内容从远古到1949年,其中2/3属于古代。该词典出版后,被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收藏。
(3)由赵德馨教授组织、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该项研究始于1993年,正式开展于1996年。37位学者经过6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800多万字的12卷巨著,并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于2002年12月年版。该书是国家“九五”出版计划的重点图书,也是第一部从远古到1991年、断代叙述、全面系统的多卷本中国经济通史。
  此外,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赵德馨教授1996年出版了专著《楚国的货币》。
  4.世界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是1998年新的学科目录调整后合并到经济史学科的。该学科点于20世纪80年代重新在本科生中讲授外国经济史的课程,在经济史专业的硕士生中也一直开设外国经济史的课程,并设相关培养方向,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进行中外经济史的比较研究和联系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美国中小企业研究,原苏东经济及其转轨研究,近代中西关系与中国社会,中日、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等。
  5.经济史学史。
  赵德馨教授自1985年起开始为经济史专业硕士生开设“经济史学概论”课程,初步形成了经济史学史的学科框架体系,并与周秀鸾教授合作,出版了《社会科学研究程序》,发表了一些论文,如《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与理论》(中国经济史研究)、《经济史学科的分类与方法》(中国经济史研究)等。赵凌云教授承继了经济史学史研究,发表了《“新经济史革命”的路径、内容与借鉴》(南开经济研究)等论文。
  (三)在职学科带头人和骨干
  赵凌云:男,1962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百名跨世纪优秀青年人才,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全国经济史学会理事,湖北经济史研究会理事,国际杰出学者俱乐部(英国)创始会员,英国中国经济学会会员,中国省市经济改革与社会政治变迁研究(澳大利亚)创始会员,《中国省市研究杂志》(澳大利亚)编委。主要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转轨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史学理论。主要学术贡献有:在理论界较早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体制转变联动、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联动、工业化与市场化联动等学术观点。主要成果有《市场力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及其在中国经济体制分析中的应用》(湖南出版社)、《1957—1988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格局的历史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49—1956年中国经济体制中市场因素消亡的历史考察与启示》(《中国经济史研究》)、《转轨与摩擦:1979—1998年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历史解剖》(《当代中国史研究》)、《1978—1998年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生与推进过程的历史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新经济史革命”的路径、内容与借鉴》(《南开经济研究》)等。1996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第五届高等学校青年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1998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社会科学成果优秀论文一等奖。1995年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修,1996—1997年赴香港从事合作课题研究,五次在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宣读论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国有控股公司的组织与管理模式研究”,财政部课题“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出版项目《中国经济通史》第十卷下,中国证券业协会课题“中国证券史(1978—1998?市场篇)”。
  苏少之:男,194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开云网页版在线登录-手机登入经济研究所所长,全国经济史学会理事,湖北经济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是1949—1956年的中国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主要学术贡献有:对中国1949—1956年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及消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的“土地改革后农村阶级结构的总趋势是中农化”的观点引起了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对农业集体化模式选择、“五反”运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研究,均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重要成果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纲要》(主要作者之一,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85—1991)?第五卷》(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毛泽东的经济思想》(主要作者之一,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化历程》(副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两极分化”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50—1952年农业集体化模式的选择》(《中国经济史研究》)、《关于“五反”运动几个问题的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理论的理论地位》(《中国经济史研究》)、《“三改”超前、“一化”滞后原因简析》(《中共党史研究》)、《对五十年代指导农业集体化一个理论的反思》(《中共党史研究》)等。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系列论文获湖北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4—1998)二等奖。完成的课题包括湖北省“九五”重点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85—1991)”、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出版项目《中国经济通史》第十卷上等。在研课题包括:教育部“十五”课题“中国土地改革后新富农问题研究”等。
  姚会元:男,194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全国经济史学会理事,湖北经济史研究会副会长。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近代金融史。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国货币银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江浙金融财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近代中西关系与中国社会》(主要作者之一,湖北人民出版社)、“汉口钱庄”(《历史研究》)、《江浙金融财团的基础》(《中国经济史研究》)、《法币在抗战中的作用》(《中国钱币》)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江浙金融财团研究”。《近代中西关系与中国社会》1995年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杨家志:男,1943年生,教授。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与教学。研究方向包括毛泽东经济思想、邓小平经济思想、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主要研究成果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理论框架的重构》(《中南财经大学学报》)、《建国后毛泽东思想的四个大的转变》(《中南财经大学学报》)等。
成协祥:男,1945年生,副教授。从事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原苏东经济及其转轨,中外经济关系与比较。重要成果有《中西500年比较》(工人出版社)、《世界农业改革与发展比较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等。
  (四)学术交流与合作
  1.与全国经济史学界的广泛合作。
  为了加快学科发展,学校经济史教师与全国经济史学界进行了广泛的合作。这种合作始于1958年编写《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后,学术合作的规模更大,档次更高。其中,由经济史学科领衔主编的重大项目主要有以下三项:
  一是编写《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除学校3位教师外,还邀请了辽宁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的12位经济史教授编写该《教程》。这5所高等学校所在地域,包含东、西、南、北、中。初稿完成后,又请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教授、研究员对该书提出修改意见,作者与提供意见者一共22人。这些教授,都多年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教学与科研工作,对中国近代经济的事实很熟悉;都编写过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在这方面有经验;并且研究的专题,正是设计中的教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由这些教授组成的编书组,实现了优势互补。这是此教材出版后受到同行好评,并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的原因之一。
  二是在编写《中国经济史词典》的过程中,组成了一个跨院校、跨校所、跨行业、跨地域的横向联合的作者队伍。来自全国20所高等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民族研究所、吉林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吉林金融研究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湖北中国文化史研究所等8个社会科研院所,以及湖北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上海图书馆特藏部、长江航运局长航史编辑室、武汉市工商局、辽宁省档案馆、中国人民银行广东分行、上海川沙县志办公室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共计70人,参加了该《词典》的编纂。其中,教授、研究员1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副译审29人,讲师、助研、助译22人,主笔和博士研究生各1人(职称是该书编辑时的统计)。人员的选择是按词典设计的条目去物色的。例如,一部中国经济史必须包括各少数民族经济史,故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专家写这方面的条目。这种横向联合的做法打破了常规,惟专是用,取其专长,以求成果优秀。
  三是主编12卷本的《中国经济通史》,组织了37位教授、研究员组成的横向科研联合体。作者所在的单位包括8所高等学校,2所社会科学院,1所党校。他们分别是各个断代经济史的专家,均有相关论著出版。
通过开展与全国学术界的横向联合与协作,发挥集体力量,解决学科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做到了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加快了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经济史学科的建设与学术地位的提升。
  2.组织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
1996年以来,经济史学科教师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讨会约40人次。1999年10月,组织召开了“新中国50年经济发展成就与特点”全国性学术研讨会;约20人次参加境内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与会的论文与发言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表现了学校经济史学科的综合优势和总体优势。
  (五)人才培养
  1.本科生的培养。
   本学科为经济学专业和其他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开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当代中国经济”、“近代金融史”、“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程序”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从动态中了解中国国情,总结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经济学科的实证特点和方法。
  2.硕士生的培养。
   自1984年招收经济史专业硕士生以来,已招生61人,49人获得硕士学位。其中,10篇硕士论文在全国权威杂志《中国经济史研究》发表,这在全国高校经济史学科中是首屈一指的,表明学校经济史学科的硕士培养水平是高水平的。他们有10人考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央党校、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毕业的硕士、博士在教学、行政、业务等各行业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成为骨干。有的已取得教授职称,成为博士生导师;有的在厅级领导岗位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经济史硕士专业连续招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方向的研究生,这在全国高校也是惟一的。
  3.博士生的培养。
 自1998年获得博士授予权后,该学科已招收了21名博士生,2名毕业。他们入校学习期间,有2人出国进修,有3人次参加全国性及境内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并进行大会发言,得到全国最高学术界的好评。